《并非人生》

 2021-01-02    0 条评论    741 浏览

并非原创 并非思想

前言

《并非人生》属于《并非核心思想》推演出来的首个层面上的东西,她主要讲述跟人自身息息相关的事情,是人的生命中的核心部分。

从传统学科上讲,她主要属于伦理学、道德哲学的范畴。

这本书,是不需要建立在“已知很多复杂知识”的基础上的。我们能正常交流下去的所有前提就是你“是一个正常的、能识字的成年人”,我们交流的内容,也是每个正常人都能理解的。

本书并不是教科书,而只是基于我们都能体会并了解的事情做一些交流。

本书附录中,才会涉及到相关领域的一些历史人物思想和自然科学知识,以佐思考。

文中有些段落后面,留有大量的空白。这里不仅仅是代表着段落间更大的停顿,同时,也是为你的思维留出一个空间。

本书号召“你需要和大家相互友爱地一起活好每一天”。

如果你真的是什么都不想去想,那么千万不要读这本书。(——这句话可以放在这本小册子的封面。)

本书核心内容,大致成型于1987年夏天,写于2013年春天。

名词统一

文中用到一些词,文字表现不一样,但是意思一样,我在下面列举并统一一下。

好坏,善恶,统称为善恶。用来表达道德倾向上的正反两个方面。

低级动物、普通动物、一般动物,统称为普通动物。是指区别于人的其他动物。

小孩、婴儿、孩子、人、自然人、动物人、普通人、一般人,统称为普通人。都是指还未形成自身思想的人。

思想人、形成思想的人,统称为思想人。指已经形成思想的人,同时对其思想的善恶无要求。

理想的人、睿智人、圣人,统称为睿智人。指形成的思想符合人类大善的思想人。

世界大善、人类大善,统称为人类大善。是指一个对所有人类成员都有益的规范。

人性

引子

这里说的人性,是对所有人都适用的普遍人性。

人性问题是几千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

人首先是个动物。

人性就是纯粹的动物性及其衍生物。

你是怎样的,别人就是怎样的。

不管你是鞋匠还是国王、是恶棍还是圣人,我们都是一样的自私、虚荣、贪图享受。

对于具体的人性的共同特征,例如贪生怕死、自私虚荣、贪婪虚伪等等,我们留到《并非生活》里再列举讨论,而现在,我们只需要大致知道,“是的,就是那样的,所有人都一样地那样的”,就行了。

这种内心深处共同的人性,所有人都一样的。

所有人,包括圣人。

圣人跟普通人的唯一区别就是,他跟你一样地这样想了,但是他可以跟你并不一样地那样去做。

很多故事中,都习惯把穷人描述成拥有更多优秀品质的人,而富人则拥有更多恶劣品质。

然而这显然是不了解真相才会产生的想法。

穷人看起来比富人要更加朴实勤劳,其实是因为穷人为了生计,不得不付出更多体力,不得不付出更大代价。而当穷人成为富人之后,他的生活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自然就可以表现得更奢华享受。

穷人并不比富人拥有更多值得表扬的品质。

穷人富有之后,也并没有产生什么“思想腐化”,他只是在穷人的时候过穷人的生活,富人的时候过富人的生活而已。

人们经常说的“人有钱了容易学坏”,说的也只是表象。事实上那个人没钱的时候就是那么个人,有钱了他也还是那么个人,他内心并没有变化,他只是在不同的时候满足不同的欲望。

自私自利

“自私自利”是所有人最基本的特征,也是含义广泛的一个特征。

自私自利包含着人类其他特征的起源。

听起来自私自利是个贬义词,但是我们知道不应该用褒贬色彩去看待这些“自然现象”。既然他本就是自然地存在着的,你还去评价他好坏,有什么意义呢?

每个人都是自私自利的。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不知道是谁最初说的这句家喻户晓的话(相传出自《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二十四集,但是不可考证),这句话往往被一些人在过分自私自利的时候作为安慰自己的托词,大意是“圣人都说了,一个人要是不为自己活着,那天地都要惩罚他”。

其实我以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人类如果不为自己经营考虑,天地将会灭亡人类”的意思。当然,这句话究竟怎样解释并不重要,我们在这里提到这句话,是想说,“人为自己”,原本就是极其自然、天经地义的事情。每个人原本就都是自私自利的,也应该是自私自利的。

不过,“人为自己”里的这个“自己”,并不要简单理解为这个人单个的个体人,而是这个人的精神和情感包含的“大自己”。

这个人的“大自己”如果包含了父母兄弟姐妹,那么他就是爱家的;“大自己”一定程度包含了国家,那他就是爱国的:。。。。。。

既然“自私自利”是人类最基本的人性特征,那么人为什么还是经常会产生一些“无私”的行为呢?

这种无私行为,大多数人是出自于情感(在理智的要求下做到无私的人,即可称为圣人)。

爱作为一种情感,有这样的功效:一个人的爱会把自己爱的事物跟自己联系到一起,以至于这个人会认为这个事物跟自己是一体的,是自己的一部分,甚至地位比原有的那个自我更重要。也就是说,你觉得她在爱别人,其实她是在爱自己,你让她不爱都不行。

例如常说的“母爱是世上最伟大最无私的”,其实她是在爱自己。“人们对于至亲至爱常常会产生异常无私的行为”,也是因为这个人事实上已经把对方视为自己的一部分了。也就是说自私自利的这个“大自己”的范围扩大了。而人们爱自己当然是“最无私”的。

火烧到自己的手,你当然要设法把手拿开、设法“让他离开危险和痛苦”;家里的火灾烧死了野猫,你也许没有太大感触,但是大火如果正在逼近无路可逃的你的宠物猫,那么恐怕你一样要设法“让他离开危险和痛苦”,原因很简单,“爱”令它已经成为了“你”的一部分。你会自然地产生“像保护自己一样的保护它”的行为。

再打个比方,你正在过马路,远处来的一辆汽车比你预想中的快,你会快跑几步以避险。然而“一个你深爱的人还在你身后”,或者“你心爱的相机正好此时遗落在路中央”,这二者都会使你“无私”地去冒险。其实,只不过是因为你把你爱的人或者物从精神上视为了你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从而爱护他们就是爱护自己。如果飞驰而过的汽车碾死了过街的老鼠,你除了觉得“死老鼠有些恶心并且污染了环境”以外,大约不会产生什么更丰富的怜惜之情,因为你并不爱它。

所以,把爱奉献给跟自己情感上无关的人,才是真正伟大并且无私的。

然而,世间永远也不必要有这样“伟大并且无私”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是疯子。人本来就应该依顺着自身的情感和理智去生活,完全伟大并且无私的生活,对那个人来说是不人道的。

但是我们确实可以提高自己的情感和理智所包含的内容。

睿智人,是能把整个他所知的宇宙都视为跟自己一体的人。睿智人的“大自己”包含了“所有一切”。

那么睿智人的“自私自利”,在一般人的眼中,就是“异常无私”的了。

睿智人,也就是世间的圣人了。

然而事实上,圣人并没有“伟大并且无私”地做着令别人幸福而令自己痛苦的事情,他跟普通人一样,也是“自私自利”地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只是圣人的“私”和“利”,已经跟普通人很不一样了而已。

从“自私自利”推导出的人的基本行为准则是“趋利避害”。

趋利避害,就是说:一个精神正常的人,他的行为总是朝着对自己更有利的方向选择。

利和害二者相比较,就选择利;两个都是利,就选择对自己利更大的;两个都是害,就选择对自己害更小的。

圣人也是趋利避害的。

圣人的不同,并不是他有时候趋害避利了,而只是他的利害,与你脑袋里所想的利害有些不同。

你觉得舍身取义很难,而对于圣人而言,大义当前的时候,你让他不舍身取义都难。他依然只是选择了自己更容易、更能、也更愿意做的行为。

人性的善恶

人性的善恶问题,是人类有史以来一直持续争论的问题,莫衷一是。

小时候,大家可能耳濡目染地得到这样的概念:人一生下来,就如同一张白纸,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这张白纸上作画…...

其实,当然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如果小孩真是一张白纸,那么教育就会成为一件简单的事情了。

人是一种动物。

人首先作为一种动物而存在。

有些东西是不用教就会的,例如,孩子会护住自己喜欢的东西(自私),抢夺自己喜欢的东西(自利)。

这个“自私自利”,只是出于动物的本性,是极其自然的事情,完全不必将其贴上善恶的标签加到孩子们的头上。

人刚出生,原本就不是含有伦理和社会意义的人,它只是一种动物。

人作为一种动物,在其本性上,人与人之间是没有任何差别的。

孩子长大成人的过程,也就是从动物转变为人的过程。

也就是说,不要对孩子施以好和坏或者善和恶的评价,因为它还没有成人;如果非得要评说孩子的“好坏善恶”,那么所有的孩子都是坏的恶的。

看上去似乎确实“有些孩子表现好些,而有些孩子表现坏些”。

然而其实,往往只是因为“那个聪明伶俐的孩子更善于伪装而讨大人欢心,而那个大方直率的孩子总是忘了正确的做法、只知率性而为而遭到大人讨厌”。他们的天赋和脾性使他们有了不同的表现,但是骨子里大家都是一样的。

真正确定使一个人开始实质性转变的,是思维——发自内心的思维。

只有思维。

一个人如果一生都没有这样思维过,那他就只能一生都只是个孩子,直到九十岁行将入土的时候,他也一样只是个孩子。

思维是一种行为能力,是每个正常人都具备的。

思维没有善恶属性,他本身并不能使人一定比动物更“善”或者更“恶”。

他只是使“人与动物产生伦理意义上的本质区别”成为可能。

仅仅是一种可能。

不同人的思维,并不一定产生同一种思想。

一个人思维的结论,就是他的思想。

任何他接受的思想,在他自己眼里,都是善的,否则他不会接受这个思想。

但是这个思想并不一定符合世界大善。

如果思维的结论是克服人的动物性的,那么就可能产生区别于动物的善。

如果思维的结论是发扬人的动物性的,那么就可能产生区别于动物的恶。

人类教育的过程,就是试图把普通自然人转变为本质区别于动物的睿智人的过程。

很多人虽然有思维,但是没有形成明晰的结论(思想),这样的人,看上去有善的有恶的,但是我们并不在这个时候去评价他的善恶,因为他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还未成人,他目前还只是一个动物,还没有跟普通动物产生本质区别。

没有思想的人,也不是都只会朝恶的方向发展,他们有很多人看起来都是善良并符合人类基础道德规范的,但是,这种善,是可能随着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的。他的善,是因为一些别的原因造成的,而不是自己内心深处认知到的。

而思想层面的善,只要思想不变,这个人是的善恶是不会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

这会在后面的《道德》章节中更细致地讲到。

人还未形成自己的思想、还未成思想人之前,评价他的善恶属性是毫无意义的,如果一定要评价,那所有人都是恶的;而在一个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已经成思想人以后,对于这个人自己而言,自己永远是善的。

其他人可以依据“世界大善”的准绳去评价这个思想人的善恶,只是这个评价对那个思想人本身已经是毫无意义的。他的思想符合世界大善,则被评价为善,他的思想违背世界大善,则被评价为恶。而对那个思想人本身来说,有意义的只是他的思想,外在于他的别的任何东西,都没有任何意义。

思想人是形成了自己思想的人,他可能是善的,也可能是恶的。

睿智人、圣人,是思想的道德方向符合“人类大善”的思想人。

好坏善恶等道德观念,并不是每个来到世上的人要学习和获得的东西,而是每个来到世上的人都要在内心中把她重头生成并确定一次的东西。

所以本书并不会讲到“善的行为规范是怎样的”,也不会讲到你“应该怎么做才能成为睿智人”。因为那些正是你要通过自己的思维去获得的东西。也只有你自己去获得才能真正得到,因为这个东西是别人无法给你的,你也无法从任何人那里直接得到。

欲望和情感

欲望就是你想要达成什么。

欲望是普通动物就能产生的一种感觉。

而人类除了能产生饥渴等生理上的欲望,还会产生一些更高级的欲望。

人都有欲望。

情感是欲望在人的感情上的一种感受体现。

人区别于其他动物,在动物性欲望的基础上,产生了丰富的情感。

我们也不必从生物学的角度去讨论情感是怎样产生的,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我们只需模糊地知道,如“爱憎”等这样的你我都能了解并体会的人类感情,就是我们这里要表达的情感。

人都有情感。

欲望和情感,也是人类的共性。

普通动物也有欲望和情感,只是人类的显得更复杂得多。

动物的行为,来自欲望。

人的欲望,升华为丰富细腻的情感。

人的行为,不是来自情感,就是来自理智。

我们这本书里,不会就情感的问题谈的更多。

我们更加在意的是理智。

理智

人都有理智。

人的行为,不是来自情感,就是来自理智。

理智是你在精神上高度认同的各种规范的集合。

不管情感上的好恶,你的精神都驱使你按照理智要求的规范去做。

例如,你是一名军人,在战场上你抓获了一名俘虏,部队是要求优待俘虏的,你也高度认同部队的所有条例,所以尽管你从情感上很憎恨这名俘虏,然而从理智上你甚至会把水壶中最后的一点儿水留给他而让自己渴着。

再例如,作为母亲,你随时可以为自己心爱的儿子付出生命,这是多么的伟大。然而作为母亲,对于一位罪行累累的孝顺儿子,尽管你还是深爱着他,但是你依然可能流着泪把他扭送到公安机关,这又是多么的伟大。

从趋利避害的原理上讲,人总是“两利取其重,两害取其轻”。“大义灭亲”的行为,并不是说故事的主人公选取了让自己更痛苦的决定,他其实依然选择的是对自己而言痛苦稍轻的决定。你觉得他相对伟大,只是因为你不理解他的理智所要求的规范。所以我们经常会把“能做常人做不到的善的事情”的人,叫做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也就是咱们这里说的有高尚理智规范的人。你觉得你痛苦得做不到“把自己的儿子交出去”,而她只是痛苦得“无法不把自己的儿子交出去”。

理智也并不是一个带有褒贬感情色彩的词。他只是一种行为规范。

例如一个入室抢劫的犯罪团伙,一个年轻的成员尽管从情感上很不愿意出手打晕那个小女孩,但是他的理智却要求他不得不这样做,因为他需要遵守这个团伙的规范,才能继续在这里生活下去,并且也才会得到团伙的认可和表扬。对于这个小伙子来说,他的残酷行为,其实一样也是理智的行为。

而在军队中,军人的杀人如麻则不是残酷无情,而是勇敢无畏,是会得到部队表彰的。这个被自己部队表彰的人,在友军眼里,是楷模,而在敌军眼里,则是恶魔。可是事实上,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在做着自然的事情,你怎么评价,只是你的事情。一个新兵全身颤抖着第一次杀死一个敌人,和前文说的小伙子第一次打晕小女孩,从他们各自的角度来说,是没有区别的,他们都是理智战胜了情感。

所以说理智这个词并没有褒贬色彩,他们只是在努力遵守自己认同的一系列规范。

人的行为,不是来自情感,就是来自理智。

思想人通过思维形成思想,进而形成理智的种种规范。

对于没有经过思维而形成思想的人,他的理智的规范,将直接从他所生存的环境的道德规范中接受过来。

不同的环境,有着不同的规范。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思想人的理智,都是思想认同的,只要思想不变,行为就不会变。

而思想,是严谨地从思维中得出的,是不会随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良心和良心谴责

人都有良心。

良心属于理智的一部分。

个人理智高度认同的一套“道德规范”,就是良心。

一个人如果违背了自己高度认同的规范去做事,就会受到良心的责备。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里说的美,其实并不是专指容貌,而是指所有的方面。

人人都希望自己在各方面都趋向完美(这其实就是虚荣),这是人的天性。从道德倾向上讲,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一直在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这个爱美之心,就是良心谴责的直接动机。

无论什么原因,当一个人违背了自己高度认可的规范时,都会受到强烈地良心谴责,他会因为自己将永远拥有这个污点而感到懊恼。任何人都一样。

强烈地良心谴责,是非常痛苦的事情,是一种看不到终止的、持续不断的折磨。长期受到良心谴责的人,事后一定要设法为自己解脱,做某些事情能让自己原谅自己,让自己重新回到“完美的人”的轨道上来,否则他几乎无法继续生存下去。

当你看见很多人麻木地做很多坏事而不会自责的时候,并不是他们没有良心,或者不懂得自责,而仅仅是因为:他的行为并没有违背自己高度认同的规范,因为他的规范里没有这些内容,尽管这些内容在大多数人的规范里都有,并且写在第一页。

有时候我们会看见有些良心的谴责不是来源于理智,而是直接来源于情感。

例如欺骗了“自己深爱的、并且对方深爱自己深信自己的”人,会受到良心谴责,这似乎直接来自情感。

其实他依然只是来自于理智。因为你的理智规范中,有一条告诉你这个是不允许的。

天赋

引子

人首先是一种动物,这一点,大家生来就是一样的。

但是此外,每个人在很多细节上,又确实天生就不一样,有时候甚至存在着巨大差距。这些差距,足可以深刻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总之,“人一出生就已经在很多地方不一样了”。

当然,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人与人之间从胎儿起就已经不一样了。

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人与人之间从受精卵形成的那一刻起,就已经不一样了。

我们把这个“人们与生俱来就各自不同”的东西,叫作天赋。

天赋所表现的方方面面太多了。

有的孩子表达能力明显强于其他孩子——有写作天赋。

有的孩子空间想象能力明显弱于其他孩子——日后他可能立体几何学起来很困难。

有些孩子的音乐天赋明显强于其他孩子——他成为音乐家的可能性更大。

等等等等。

下面,我们仅以智力和脾性二者为代表,来讲讲这些天生就不一样的东西。

智力和脾性,也是对一个人的人生影响最大的两种天赋。

智力

智力的高低,对人生轨迹的影响最大。

智力所影响的,不仅是学校的学习成绩,而是会体现在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智力高的人,常常表现为在几乎任何方面都更高人一筹。

进而,智力高的人,有更大的机会获得更高的教育,从而从事收入更高的工作、进入更高的生活层面,从而获得更多更高的机会。

然而,聪明的人不必骄傲,愚笨的人也不必自卑,你们只是天生不一样而已。

总有人天生智力高些,总有人天生智力低些。

这只是很自然的事情。

在这里,你并没有做对什么,也没有做错什么。

如果一定要算谁的本事,那也是你父母和命运的本事。

而对于某些家长而言,如果你孩子在某些领域显示出比别的孩子差,甚至孩子已经尽力了还是很难提高,那么家长不仅不要责怪孩子,还要体谅安慰孩子,因为这极大程度来自于天生,上天在这里的安排是并不公平的,如果一定要算谁的责任,那也是家长的责任。

当然,“后天的智力再开发”从医学的角度也许能对一个人提高智力有所帮助,或者“笨鸟先飞”等勤能补拙的方法也许能使某个人的实际成绩在效果上显示有所提高,但是,那毕竟已经是另一件事了。

智力,是没有善恶的属性的。

智力高,只是使善者可能更善,恶者可能更恶。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尽管智力对人生的轨迹有很大影响,但是它对于一个人是否能成为睿智人,是没有本质影响的。

只要是一个没有智力障碍的正常人,都可以获取睿智以至最终成为睿智人。

脾性

人的脾气性格表现各异,这些,大多是天生就不一样了的。

懦弱的人可能是恐惧的神经更发达并且能够深谋远虑。

勇敢的人可能是天生脾气暴躁并且不计后果。

强奸犯可能是天生性欲更强并且意志更薄弱,你觉得他的行为不可思议,其实也许是你体会不到他当时正在体会的那种感受。

一个人的脾性因素并不像智力因素那样那么刻骨地从本质上影响你的一生,但是他们还是会明显地影响着你的生活的点点滴滴,并且有时候,他们也可能在一些突发事件中产生关键的作用而同样地改变你的一生。

我们生活中见到很多突发的暴力案例,都显示一个脾性暴躁的人更容易失去理智而触犯法律。

普通人,总是按照自己脾性的分寸、依从情感或理智行事。

睿智人,永远只依照思想行事。

一个人开始习惯受自己的思想控制以后,天生的脾性在他身上的作用,就会逐渐衰弱。

人与普通动物的区别

从事实表现的结果上看,人与动物唯一的核心区别就是:人能进行复杂的思维,进而可以形成思想以指导自己的行为。

思维的能力,是每个正常人都有的——很明显,很多普通动物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只是没有人类那么高级。

而思想,是每个人都可以有、同时又不是每个人一定有的。

思想,是思维产生的一些自认为确定的结论。

思想一旦形成,是高于个人生命本身的,是理智的规范中最不可动摇的那一部分。

然而思维仅仅只是一种能力,他并不是人与普通动物的本质区别,他只是“使人与普通动物产生本质区别成为可能”的一种能力。

只有思想,才能使人与普通动物产生本质区别。

无论是怎样的思想内容,只要一个人有思想,他就跟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否则,就没有。

动物的行为是靠欲望指导的。

人的行为是靠思想指导的。

一个人如果没有思想,那就也会靠欲望来指导行为,同时,也就丧失了跟动物的本质区别。

思想没有善恶之分,也没有高低之分。

只要这个人在按照思想做事,就是“区别于动物”的人的行为。

每个人的思想可以不一样,但是他们一样都达到了高于自己生命的地位。

思想是可以变化的(并不是简单地随环境变化而变化)。

但是每次变化之前,思想人都是坚定地按照现有思想在行为的。

睿智人通过思维形成思想,进而形成理智的种种规范。

对于没有经过思维而形成思想的人,他的理智的规范,将直接从他所生存的环境的道德规范中拷贝过来。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人没有形成思想。

道德

道德并不是人作为一个个体存在而直接固有的东西,他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附属产物,所以它原本并不是人生的核心内容,原本不应该在《并非人生》中有这个题目的。但是这个题目又确实意义重大,所以我们还是破格提升他到这本小册子。

道德在人类生活中确实占据着重要地位。

如果每个人都具备崇高的道德品质,严格遵守道德规范,可以想象那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前文说过,人都有爱美之心,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都希望别人夸奖自己是个好人、都希望自己是自己心中无比完美的神,那么听起来人人都能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呀,现在怎么显得那么困难呢?

根本原因就是在于“道德是如何起作用的”。

一个人去遵守道德规范,并不是出自他的思想,而只是出自他的自恋和虚荣。

也就是说,人类的道德付出,是靠另一种欲望的满足来维持的。

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成语,“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是公认的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指帮助别人,同时自己会感受到一种快乐。

其实这里就存有问题的本源,“助人”本身就是善行了,要“为乐”干什么?

如果这个人体会不到这里面的快乐,也就不会助人了。

如果这个人体会到快乐,那么他究竟是付出还是得到?

就好像你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而老人一点谢意的表示都没有?你是不是会至少在内心中恶语相向?如果你每次让座给别人对你都是受到同样的待遇,你是不是会逐渐不让座了?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你最开始的让座究竟是为了让年迈的老人得到更舒适更安全的环境还是为了别的什么?如果只是为了老人,那么,你让了,他坐了,事情就已经结束了,为什么你会有那么多别的感受?

一个人的评价对另一个人有时候都显得很重要,一群人的评价就更重要了。

维持一个人遵守道德规范的力量,竟然是来自外在的社会舆论(包括社会、朋友和亲人)。

社会舆论就是指这个人的生活环境给他的主流评价。

一个社会的当前社会风气决定了社会舆论。

不同时代,不同区域,会有不同的社会风气。

“笑贫不笑娼”和“笑娼不笑贫”是相互背离的两种道德标准,但是却可以成为不同时代的两种主流社会风气。

真正指引大众生活的,就是这个“社会风气”。

一个人的孩童时代,这个社会舆论的权威通常就是家长和老师,还上升不到大众舆论的层面。

所以家长很怕孩子小时候交上坏朋友,因为他朋友对他的评价的影响力极可能超过家长和老师对他的评价的影响力。

孩子大了之后,就受社会舆论的影响。社会风气是什么样子,他就会变成什么样子。

这不是简单的“环境决定人”。“环境决定人”只是一种极表象的简单陈述,他们并不知道环境为什么一定程度上能决定人,当然他们更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并不受环境决定。

“环境决定人”的真正原因在于,道德就是这样在人身上起作用的:因为他的虚荣,他需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好人”,所以他生活环境的社会舆论的导向可以决定他的行为倾向,只要一个人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就永远只会由自己生活环境的社会风气来决定自己的道德取向。

还有一个关键点不利于人向好的方向发展,就是“学坏总是比学好更容易”。

因为所谓“恶”的行为,往往是偏向利己的,所以是人们不用学就会的。

而所谓“善”的行为,则往往是克己的(违背自己的自然意愿),所以做起来很困难。

更糟糕的是,尽管孩子经过良好的教育、目前优秀地遵守着善的行为规范,但是他却又是真的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的。

教育幼儿,确实只能用一些类似训练动物的方法或依靠满足人类的高级欲望的方法来训练孩子遵守善的规则。例如,有时候用物质奖励(“你怎样怎样我就给你买个更大的玩具熊”),有时候用精神上的大力表扬(“孩子真棒,妈妈最喜欢这样的孩子了”)。但是当孩子大一些了,应该尽力使他们多思维,引导他们形成自己的思想。

孩子们只要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那么换个道德环境,他们的道德倾向就可能产生变化。

所以一个看上去的好人,其实并不可靠,“好人”换个坏的环境很容易学坏。

但是一个坏人如果变成好人了,则是不会再变坏去的(就是说“坏变好的过程不可逆”)。因为那个人一定是得到了什么思想,才会令他主动抛弃利己的恶而选择了克己的善。正因为由坏变好的不可逆性,所以俗语又称这种行为叫“浪子回头金不换”,以强调这种事情有多么不容易和可贵。

当一个人脱离社会舆论或处在不道德的社会舆论下的时候,他就自然而然地可以放弃道德或接受不道德的规范。

我们经常听见“一个孤僻的人犯下难以置信的恶行”的事件,只是因为那个孤僻的人跟生活舆论是隔绝的,没有任何力量去约束他遵守道德。

中国讲“君子慎独”,说的就是君子更在意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候的品行,也是因为,独处的时候,不在大众的目光下,做什么事情都是没有舆论压力的,如果你希望你成为君子,就更应该注意自己在独处时的思维和行为。

我们也经常听见“一群人可以同时犯下平常他一个人不会去做的恶行”的事件,原因就是这群人都认为这样做是可以的,没有谁会鄙视谁,相反,大家都做你不做,反倒会受到鄙视和排挤。也就是说,因为当前的舆论环境支持做这件事情,这个人就做了,仅仅就是这么简单。

如此说来,如果你想成为君子,你独处时的思维和行为固然重要,其实你跟一群道德并不高尚的人相处时,你的思维和行为也一样重要。中国古代君子面临“跟道德不高尚的人相处”的问题,多半选择的行为是“远离小人,不同流合污”,从而回避了这个问题。

人们并不是从思想上认同了道德规范之后而自觉执行的,人们只是因为自己的自恋和虚荣而遵守道德规范以获取当前生活环境的舆论好评。

道德就是这样在人身上起作用的,所以人的行为会随环境变化而变化。

这代表着大多数的道德教育工作是无意义的。

然而道德教育又是那么重要。人类的教育讲究德智体全面发展,德育是最重要的。因为如果德育工作没有做好,那么智育和体育的优秀工作可能会培育出知识丰富并且健康耐劳的大奸大恶之人,这毕竟是与人类精神初衷想违背的。

睿智人的理智是思考获得的,睿智人的理智就是他的道德的全部,此外他不需要他自身以外的任何道德。至于他个人的道德规范是否吻合外在社会的道德规范,则是一件跟他完全不相干的事情。

正义

道德、自由、幸福和正义,本来都应该是到《并非生活》中才够格端上来的话题,目前考虑到他们的重要地位和本书的逻辑连贯性,我们只能破格把他们统统提升到这里来讨论。

符合道德的,就是正义的。

降低一个格局说,符合社会风气的,就是正义的。

所以,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正义。

有的地方的习俗,是要吃掉自己死去的亲人。这个让你听起来目瞪口呆的行为,显然,在他们那里是正义的,谁不这么做,就是不孝。

两个国家战争,不用想,在各自国家,一定是正义的,否则没法打。战争讲不能“师出无名”,说的就是首先要让自己国家知道自己是在为正义而战。

邻居来恳劝你不要打自家的孩子,很明显,他和你,在各自的道德基础上,都是正义的。他信奉不应该打孩子的道理,你信奉就应该打他的道理。

上面的话,是不是听起来有些可怕?

这么说,难道世上没有统一的正义吗?

是的,没有。

完全没有。

只有人类的道德观念统一了,正义也就自然统一了。

不过上面这句话,是个大众化的说法,更严格的说法,应该是,“每个人思想中关于善恶的那部分内容在原则上统一了,正义也就自然统一了”。

坊间常以为脾气相投的人能更融洽的地相处,其实不是这样的,脾气越接近,越难相处。

两个脾气暴躁的人,在一个屋檐下生活,过不多久恐怕就要出人命了。

两个懒人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也会因为相互指责对方懒惰而很快分道扬镳。

反倒是性情相反的人能较融洽的生活在一个屋檐下。

但是不管什么性情的人,他们想要相处的融洽,一定首先要道德观念一致。

道德观念不一致,会导致你们双方都在对方的头脑中是个“坏人”。

例如,媳妇认为婆婆本来就应该多干活,她村里的老人都是这样生活的;而婆婆认为年轻人应该自己操劳自己的事情,老人忙碌了一生,现在要免操劳,多注意健康,多参加老年人的活动,她城里的老人都是这样生活的。那么显然,如此,双方都会认为对方不称职。如果最后闹到儿子要离婚,那么婆婆会跟老人们讲媳妇的各种品行以表示自己没有错、自己是正义的;而媳妇也会在村里跟自己父母讲婆婆的各种品行以表示自己没有错、自己是正义的。

那么到底谁是正义的呢?

显然,他们都是正义的。

他们都是在按照自己的道德观念在做事,我们永远也不能承认“一个人遵守道德做出来的事情是一件不正义的事情”。

两个人的道德观念统一了,可以成为挚友。

一个家庭的道德观念统一了,可以成为无比和谐的家庭。

全球的道德观念统一了,将使整个人类达到绝对完美的幸福状态。

然而,道德观念能统一吗?

统一的道德观念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就算能统一,可怎么实现这个统一呢?

自由和幸福

自由,就是你想怎样就怎样,随心所欲,自由自在。

自由就是欲望的实现。

幸福,就是欲望实现后的满足感。

简单地说,一个自由的人,就会感受到幸福。

而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最终目标。

没有人是以追求不幸为目标的。

而让每个人都获得幸福,就是人类的最终目标。

自由,就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这句话听起来有些过于自私自利,但是你没有听错:自由,就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如果不是这样,还叫自由吗?

自由就是我们脑袋里想象的那种无拘无束的绝对自由。

那么,我想杀人,想放火,谁不让我这么干就是妨碍我的自由了,是吗?

是的,谁不让你这么干就是妨碍你的自由了。

那么,大家都这样为所欲为不是就天下大乱了?

在现代社会,这样的自由确实会惹祸,所以这里才有道德和法律,也才有一个人的成年和未成年之说。

道德,用语言和虚荣来劝说你“最好怎么做”。

道德的很多条例是违背人的本性的,但是前面说过,他是依靠获取一种东西来维持牺牲一些东西。所以人依据自己的道德观念做事情,是自由的。如果他感受到某一条不适合自己,他就会把那一条从自己修正的道德规范中剔除出去。

也就是说,一个人依据自己认同的道德观念行事,是自由的。

法律,用文字和暴力来命令你“千万不能这么做”。

违法行为,就是“自由和法律产生冲突的时候、情感战胜了理智”所产生的行为。

人没有建立基本的道德常识,那么他被人指责了还不知道为什么。

人没有建立基本的法律常识,那么他被传出庭受审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所以一个人在某个生活环境,建立一定程度的道德常识和法律常识,是很必要的。

没有形成基本的道德常识和法律常识,算未成年,反之,算成年。

因为“形成基本的道德常识和法律常识”太过模糊,不好判定,所以只好从法律上界定一个是否成年的年龄。过了这个年龄算成年,未过算未成年(当然,是否成年和咱们在本书中讨论的是否成人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同时,不同地域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也不尽相同。

即便你在本国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但是如果你突然换了个环境,那么也要立刻先建立那个环境的道德常识和法律常识。否则,你可以因为吃饭没有给小费而挨骂,也可能因为体罚孩子而被邻居告上法庭。

为了人类的和谐生存,所以有了道德和法律来矫正和限制人类的“为所欲为”的自由行为。而睿智人,可以完全“为所欲为”地自由幸福地生活,因为他的“欲”跟你的不一样,他的思想内容,已经远远超越了现存社会的道德和法律的所有内容,而按照思想去行为,就是自由和幸福的。

未来社会,也一定没有道德和法律的存在,他们只是现在人类在达到完美状态之前的过渡事物。未来的人类,将在绝对自由中幸福地生活,他们的情操和思想,不仅仅远远超过现在的道德和法律的内容,甚至已经包含已知的和未知的“所有一切”。

现在社会的道德和法律所限制的,其实只是你所受到的限制的极小极小的一部分,人类还受很多更大的限制妨碍着自己的自由。

那就是人类的那些既不违背道德、也不违法的基本欲望。

我不想这么穷,也不想这么累;我希望有大房子和好多漂亮老婆;我不想牙疼,不想生任何病;我不想再增大年龄,不想变老,不想佝偻着拐杖;我不想死,不想躺在冰冷的坟墓里再也不能跟大家在温暖的壁炉前读报.......

我不想因为地球资源越来越少而全球开始自相残杀......

我不希望看到50亿年后太阳死亡前地球的毁灭.......

真有那种绝对的自由和幸福吗?

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她?

人生目的和理想

人的寿命比某些动物长,也比某些动物短,但是无论长短,也都只是一瞬。

  

  

  

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不能问,因为你只要还没有死,就正在活着;如果你死了,也就无法问这个问题了。

人可以问的问题是“人活着为了什么”,这就是所谓的人生目的,是人在活着之外还要去做的事情,就是理想。

  

通常来说,人活着都是为了“追求幸福”。

幸福是对欲望的满足感。

不同人的欲望不完全一样,有的欲望看起来“高贵些”,有的欲望看起来“卑微些”,但是,他们一样地都只是欲望。

一个欲望被长期稳定的满足以后,该欲望的强烈度就会被淡化,从而产生新的欲望。人本身往往在这种“欲望被满足进而产生新的欲望然后再去满足”的过程中形成一个貌似个人人生逐渐进步的轨迹。

  

理想就是带有强烈的人生目的性的一种亟待满足的终极欲望。当然,如果他提前被满足了,仍然会产生新的欲望的。

很多人说“现在真是没有理想了”,是确实的。不是说他没有需要满足的欲望了,而是说他确实没有那种“上升到人生目的性”的“终极欲望”了,亦即“没有理想”了。

  

“理想”,其实是个很小我、很私自的东西。

理想是个带着强烈的个人光环的事物。他注重自我实现,自我成就。

人只需要理解自己作为人所肩负的使命,就足够了。

这个使命,就是高于个人“理想”的一个全人类共同的追求。

此外,无所谓理不理想,活好你的每一天就行了。

死亡

死亡,是人类最大的恐惧。

死亡,代表着我们彻底变成了什么都不是的虚无,永远不再存在。

这个彻底的不存在,就是我们永远无法释怀的恐惧。

世上没有比死亡更令人沮丧的事情了。

然而,人只要还活着,就还没有死,也就不知道死后的事情;人只要死了,就已经不再活着,也就不再知道活着的问题。

所以生不知死、死不知生。

生和死原本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件事,所以活着的时候永远都不用去想死的事情。

听起来这是个简单的道理,但是人并不可能真的做得到,因为人是个有复杂情感的动物。他不能不想。

目前来看,地球动物中只有人能清醒地意识到死,所以“死”才在人脑中跟“生”产生了联系。

其他动物是不知道死的,所以他们总是显得无忧无虑。

从你出生的那一天起,你就在一分一秒地走向死亡。

死亡最终毫无例外地毁灭每个人的生命。

这听起来确实是太令人沮丧了。

然而,死亡又只是再自然不过的一件事情。

人的生死跟其他动物的生死并没有区别,并不更高贵,也不更卑贱。

人跟其他动物一样的生老病死,并包含着各种意外事件。

原来你听说“东郭先生走路要避开蚂蚁”,大约觉得他实在很迂腐。

不过我想你现在大约知道东郭先生是什么意思了:蚂蚁是在这里跟你一起居住、体积比你小些、跟你一样尊贵的动物,他的生命并不比你更低贱;走路避开蚂蚁,就好像走路避开熟睡的婴儿,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另外,不同人之间的生死,也没有高贵和卑贱之分。

“刚出生就得了不治之症而死去”的孩子,并不比“身着锦衣在明亮的学堂里念书”的孩子更卑贱。那都是自然的事情,只是有的情形被张三撞到,有的情形被李四撞到而已。就好像有的花瓣飘落在佳人的梳妆台上,有的花瓣飘落在篱笆边的粪便里。

死亡,只是人类暂时还未能摆脱的自然现象。

其实,这一切你早就都知道。

死亡就在那里,迟早有一天都要来找你。

这也令生命的存在显得那么地苍白无力:既然迟早一死,既然活着就在一天一天地接近死亡,既然注定无法摆脱这最终的悲剧,那么,活着还有什么意义?也许做个无思维的蚂蚁,比有思维的人,要更快乐的多?

这个问题这样问下去,很自然会得到类似“及时行乐”的答案。

只要你还在作为一个“代表你这个个体的人”来关切这个问题,大约都逃不出类似这样的答案。

只有当你自己在这个问题中消失以后再来问这个问题,才可能产生不一样的结果。

面对死亡的无奈,人类、具体到每个人,他们生命的意义在哪里呢?

答案,就在你的思维的背后。

蚂蚁没有这个困扰,因为它不能思维。

人类大善

人类大善。

只有你自己看见了她,她才在你的世界里存在。

——下面的话隐去

睿智人看到的人类大善,就是“和大家相互友爱地一起活好每一天”。

睿智人的生活原则也只有一条,就是“爱别人如同爱自己”。

要做到“爱别人如同爱自己”,也只有一种途径,就是体会到“自己和整个宇宙是一体的”,如果不用宇宙这样大的词,那就是“自己和整个人类是一体的”。

当一个人意识到“别人就是自己、自己就是别人”的时候,那扇门,就打开了。

你想怎么过一生

这个问题就只能你自己去思考了。

别人谁说的都不算。

好在,不管是哪里来的观点,只要你思维后认同或部分认同的,那都是你的思想。如果你思维后反对了,你也同样获得了你的思想。

我想,现在是你思维的时候了。

哪怕你思维的结果是“我决定我不需要思想”,那么我自然是一样地恭喜你获得了自己的思想。

如果你真的是什么都不想去想,那么千万不要读这本书。(——这句话可以放在这本小册子的封面。)

这样对你对我都好。

否则,你是个确实什么都不想去想的人,读了本书,我总担心你日后可能会隐约地因为本书中的文字而感受到那么一丝不安,这样的话,我也会因为我给你带来的这一丝不安而感受到两丝的不安。

尾声

本书概要

  

地球在宇宙中实在只是沧海一粟。

  对于大自然而言,人与猪狗乃至蝼蚁,其实是没有区别的。

  

  然而人有超于其他动物的大脑。

  人的这个特殊生理结构又使“人区别于其他动物”成为可能。

  

  人能思考,有意识,有智慧。

  

  智慧用来发扬动物性,则禽兽不如。

  智慧用来克制动物性,则可以成圣人。

  “小孩长大成人”的过程,就是由普通动物转变为人的过程。

  

  

  人首先是个动物。

  人性就是纯粹的动物性及其衍生物。

  你是怎样的,别人就是怎样的。

  

  人一生下来并不是白纸,而是带着动物性的动物。

  此时不能去评判他的善恶,因为他的自私虚荣,都是发自天生自然的。

  如果一定要评判人生之初的人之善恶,那就只能说所有的孩子都是恶的。

  教育的过程,就是试图把普通自然人转变为本质区别于动物的人的过程。

  

  人只要还活着,就还没有死,也就不知道死后的事情。

  人只要死了,就已经不再活着,也就不再知道活着的问题。

  所以生不知死、死不知生。

  生和死完全是不相干的两件事。

  不同人之间的生死,也没有高贵和卑贱之分。

  

  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不能问,因为你只要还没有死,就正在活着;如果你死了, 也就无法问这个问题了。

  可以问的问题是“人活着为了什么”,这就是所谓的人生目的,是人在活着之外还 要去做的事情。

  

  通常来说,人活着都是为了“追求幸福”。

  幸福是对欲望的满足感。

  

  理想就是带有强烈的个人目的性的一种亟待满足的终极欲望。

  “理想”是个很小我、很私自的东西。

  

  人只需要理解自己作为人所肩负的使命,就足够了。

  这个使命,就是高于个人“理想”的一个全人类共同的追求。

  此外,无所谓理不理想,活好你的每一天就行了。

  每个人的天赋不一样。

  最普遍也是最大的不同是智商。

  其次是性格和脾气。

  

  好在无论智愚,都丝毫不影响他咱们成人,并且同样出色地成人。

  智商是天生的,但是睿智是完全可以后天习学的。

  

  

  本书封面:

如果你真的是什么都不想去想,那么千万不要读这本书。  

  本书封底:

  你是动物

  你需要成为人,然后才和我们一样地活过

  别类动物永远也不能够成为人

  

  “你需要和大家相互友爱地一起活好每一天”

  没有人要求你一定要这么做

  也没有任何人有权力要求你一定要这么做

  这世上也绝没有任何其他东西比你自己更重要

  而且,在这世上,你除了听你自己的话,谁的话都可以不听

  

  但是

  “你需要和大家相互友爱地一起活好每一天”

  不因为什么

  只因为你是人,你知道你需要成为人

  你知道这是最自然的一件事情

  

  “你需要和大家相互友爱地一起活好每一天”

  这只是你自己对自己说的一句话

本书终曲

大约是某个秋天。

吃过晚饭,并非倒了一杯热水,在自家阳台上找了个小凳子坐下。

这是一幢5层高的新楼,并非家住在第四层的最西边。

夕阳西下,天正黄昏。

并非最近几乎每天都要在黄昏的时候倒杯水在阳台上这样地坐着。

然后他慢慢地把自己的心灵从这个四楼的阳台上飞离出去,在天空中高高地俯瞰着自己和自己周围的一切。

他在寻找生命的意义。

并非带着自己的眼睛和大脑,在5层楼楼顶的斜上方,俯瞰着阳台上的并非。

那是个14、5岁的少年,在自家阳台上捧着个茶杯呆呆地坐在一把小椅子上。

楼下走过大双,吹着口哨,无比地轻松惬意。

大双大约比并非大7、8岁。

大双大约现在正有着比较好的工作罢。并非在空中想。

大双并没有考上大学,去技校学了汽车修理。

前次的工作,并不理想,听说最近这次找对人了,还不错。

这个大院是所中学。

并非就在这所中学读书。

中学的大操场是个中型足球场。

大操场的角落里,似乎隐约传来很沉闷的砰砰声。

那是小朱。

小朱每天清晨和黄昏都要习练武功,习练的方法就是用手臂来回去打一颗大树的主干。

小朱应该快30岁了吧。总之是比并非大十多岁的。

并非不相信时间一定能令人成长,最初主要就是小朱和大双两个人给他留下的印象。

他们好像永远也长不大,30岁的人,看起来跟孩子一样。

做好事时是那么地天真无邪,做坏事时依然也是那么地天真无邪。

并非能够很快地把他们剩下来的几十年的生活全描述下来。

空中的并非看见,阳台上的并非似乎动了动,大约是喝了一口水。

中学的小操场,是几个水泥地的篮球场。

八十多岁的龚老头最喜欢黄昏的时候在这里用粉笔在水泥地上作画,旁边经常围着三两个小孩,煞有介事地蹲在旁边指指点点。

龚老头晚上在家里也是辛苦作画的。

家里他画过的作品,跟废报纸一样一叠叠四处地摞着。

他被人们牢记的名言是“我还在学习,我93岁出成绩”。

并非时常觉得龚老头的一生是充实的。

龚老头住的是那个老三层楼一楼的顶东头。

一楼的几家住户,公用着一家厨房。

龚老头的老伴,龚妈妈,此刻正在厨房里坐着。

只是极少有人知道龚妈妈正坐在吕老头的膝盖上。

吕老头应该是家世不错的,因为他在抗战时期是日本翻译官。

那个时候会日文的,应该都还不错。

吕老头住在学校西南方向的“八大家”,八大家邻接着一个鱼塘,每年冬天学校都会把鱼塘里的水抽干,把鱼尽数捞起分给老师们回家过年。

吕老头的儿子叫吕梁壁,人们通常都叫他梁壁。

梁壁现在正在鱼塘边念英语。

梁壁继承了吕老头的聪明勤奋,考上了北大的英语系,这实在是个了不起的成绩。

可惜梁壁在北大才上了半年学,竟然退学回来了。

学校说是,因为异性感情的原因,梁壁疯掉了,现在已经不能正常地学习和生活。

大家并不能经常见到梁壁。

偶尔见到他的时候,他都是在念英语。

等待着他的,也将是一生。

夕阳还在西沉。

余晖照着大地。

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一楼的范老师家里又传出了打老婆的动静。

范老师经常打老婆,而且打得很凶。

谁去劝呢他就对谁凶,所以早就已经完全没有人去管他家的闲事了。

范老师的老婆也往往并不敢跟学校里的其他人聊天,所以这个家庭竟然在中学的院子里过着与人隔绝的生活。

并非从来不知道这个范老师是教什么课的。

好在这样的老师并不多。

中学近两年扩建了,做了新的教学楼,原来的老教室,现在是办公室。

早就过了下班的时候了,陶老师还在办公室里没有走。

陶老师是并非的班主任,才50岁上下的年纪,竟然已经满头白发。

并非一直都认同她是一位尽心尽力的老师。

这个中学已经连续好几年没有出过大学生了。

附近这整个大的行政区,也都好几年没有出过大学生了。

最近这个行政区要评比重点中学,哪个中学出了一个大学生,哪个中学就极有可能被评为区重点中学。

所以学校的曾校长,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陶老师身上,

而陶老师也知道,这几乎是她有生之年创造成绩的最后机会了。

这是陶老师和曾校长统一的追求。

曾校长最不喜欢的老师是教数学的夏老师。

夏老师是前两个月才转到中学来的,据说他在这个中学只呆一年,就会高升到区教委或是市教委里任职。

夏老师生性孤傲,总是一副把谁都不放在眼里的样子。

这样的人,通常都不招人喜欢。

校长自然更是不喜欢他。

夏老师现在正教并非年级的数学。

尽管夏老师曾在教室里对着全班大声表扬“全校只有并非是我的学生”,并非也是一样地不喜欢他。

他的目中无人的表扬,置同班同学于何地?置学校同仁于何地?

但是有些人,是不理会别人怎么想的,他就这样按着自己的想法活下去就行了。

夏老师很明显就是这种人。

夏老师住在老三层的一楼。

此刻他正在自己的单间里,给中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先生写信。

夏老师跟中国的知识界名流,如苏步青先生,费孝通先生等等,都是时常有书信往来的。

曾校长在这个中学实现了他自己人生的顶峰。而这位比他年轻十岁的夏老师正在过着的生活,也许确实并不是曾校长所能够想象的。

这里包含着不同人的不同什么东西?

理想?奋斗?更高的成就和声誉?

然而并非似乎并没有看出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人们常说,不想当元帅的兵不是个好兵。

但是很明显,在并非眼里,元帅和士兵并没有区别。

夕阳还在西沉。

余晖照着大地。

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夏老师的隔壁,住着喻老师。

喻老师此刻正在认真地学习的法文。

喻老师是并非的语文老师,年轻、英俊。

他现在努力学习法文,是因为他女朋友去了法国,让他也考过去。

并非知道,这也是个在这个学校呆不久的老师。

不知道令人如此奔波的,是不是爱情。

爱情,作为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词,大约只能是年轻人特有的东西。

爱情,就是性生活和家庭生活均未成熟体验的时候在两个人之间产生的相互爱慕。

此时的未成熟人,可以把这份爱慕,无限升华。

而等性生活和家庭生活都习以为常的时候,通常人们只会发现,一个屋檐下生活好难。

这些,看看周围人的生活就知道了。

所以并非一直认为,通常人的爱情,就是一种错觉。

真正的爱情,毫无夸张的、毫无瑕疵的爱情,世上一定有,只是很难遇到。

那是怎样的一种超过太阳的温度和亮度的恒久的能量啊.......

想到爱情,让并非不禁想到去看看学校的大操场,就是小朱习武的那个大操场。

有两位热恋中的老师,几乎在每个晴日的黄昏,他们都会在大操场上并排躺着看天空。

有时候,他们也在草地上拥着翻滚撕闹。

这两位老师都姓王,都是教地理的。

无疑,他们是一对热恋中的男女。

不知道什么情况,女王老师一调到这个学校来,就跟男王老师突然地熊熊燃烧起来。

学校的大操场上从此经常出现他俩成双成对的身影。

老人们总是远远地看着他们,摇头叹气,认为非常有伤风化。

并非一边恭喜着他们的快乐,一边祝福着他们永远不会被对方伤害。

青春就是被用来燃烧的,请尽情挥霍吧。

只是青春这种燃料,毕竟烧不多久。

要想有更持久的能量,是需要完全不同的材料的。

并非相信爱情,但是确实不相信自己能看到。

因为实在是太稀有了。

夕阳还在西沉。

余晖照着大地。

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远远看去,周老师正垂着头,从校门口走进来。

从今年开始,他在学校里一直就是这么垂着头进进出出了。

周老师的老伴,很多年前就瘫痪了。

周老师一直都忍受着寂寞,好好地照料她,直到现在他已经六十多岁。

然后大家今年才知道,周老师在外面有个二十岁的相好。

现在呢,周老师的儿女们认为自己的父亲的生活作风有问题,都不愿意理他了。

而周老师,自己已经搬到校外去住,但是每天早上和晚上都会送两顿饭来给自己的老伴。

周老师已经走过老三层,正往新五层走过来。

从他始终低垂的头看上去,他显然不愿意跟任何人说话。

而他的老伴,此刻正坐在大衣柜前面的轮椅上,借着夕阳的余晖,静静地注视着镜子中的自己。

她撇了一眼墙上的钟,知道她的丈夫将跟往常一样,很快就会敲门了。

她不知道,这种生活哪天是个头。

她也不知道,这究竟是谁的错。

并非认为这实在是个悲剧。

每个人都是受害者,包括那位二十岁的女孩。

也没有人知道这究竟是谁的错。

没有人。

很多很多事情都是这样。

看见周老师已经走入新五层的二单元门洞,并非难免一声叹息。

周老师家就住一楼,他很快就要见到他的老伴了。

他每天坚持着这样的送餐,恐怕也是为了减少良心的谴责罢。

他得到了他想得到的生活,同时也正在为此付出代价。

生活就是这样,无论晴天雨天,我们都要在路上。

关键的是,这条路上还有很多人。

其中有一些人,正在看着你,对你指指点点。

即便生活在大路上的压力更大,也还是应该活到大路上。

如果你选择一条没有人的路,静静地躲起来,恐怕就会失去人的本味。

空中突然响起大喇叭的音乐声。

那是新五层南面的变压器厂发出来的。

他每天早中晚有三个时段,要播出一些音乐或者一些厂内新闻或者一些励志文章。

变压器厂原本是个死气沉沉的、长年亏损的企业,去年换了新厂长之后,才开始活跃起来,也才有了这空中的大喇叭音乐。

经过新厂长的一系列改革,变压器厂已经扭亏为盈,全厂上下,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

不过这两天大喇叭播出的内容,有些特殊。

这两天,大喇叭都是说“新厂长作风败坏、贪污行贿已经依法逮捕”的消息,并播放工会主席的讲话录音。

并非想,大约这都是正常的罢。

老实的难免继续亏损。

灵活的难免坐牢。

又是这样的年代,有人捅一捅,就进去了。

并非对此显得有些麻木。

并非脑袋里还在回荡着刚才的“人的本味”。

如果你选择一条没有人的路,静静地躲起来,恐怕就会失去人的本味。

到底什么是人的本味?

也许是个不存在的东西。

也许你只需要做到“在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让自己过得幸福”,就行了。

想到这里,并非把眼光移向学校的东南角。

这里的一个简易平房里,住着一家人。

一家四口人。

父亲,儿子,媳妇和孙子。

夕阳落尽,大地开始显得有些昏暗。

这家人已经点起了灯。

一家人正在灯下吃晚餐,有说有笑的,显得其乐融融。

尽管简易平房显得粗糙破烂,但在温和灯光的映衬下,却显出莫名的幸福祥和。

从这里,你完全看不出来,那个刚满三岁的孙子,其实是那个斑白头发的父亲和年轻的媳妇生的。

而四个人中笑得最憨的那个身材瘦小的儿子,显得明显有点智力障碍。

这家人,几乎跟住在附近的所有人都不说话。

但是几乎附近的所有人,都知道这家人的事情。

并非想,他们应该完全可以获得这样幸福的生活的罢。

现在的生活方式,正是最好地解决问题的方式,难道不是吗?

在他们这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只要他们自己每个人都觉得幸福,别人还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呢?

夕阳已经落尽,大地迅速地昏暗下去。

学校大门外的北边,有一栋灯泡厂的宿舍楼。

今天这里鞭炮声不绝。

武师傅今天去世了。

昨天他老婆还在逢人就说这个武师傅“怎么还不死啊,拖死人了”,今天正在屋里哭得死去活来。

武师傅酒精中毒,死于肝癌。

这附近只有两个人是比较著名的酒精中毒症患者。

除了武师傅,另一位就是并非的父亲。

并非的父亲此刻已经酒后,就在阳台上的并非的身后那间房里躺着,戴着老花眼镜正看着《唐宋词选》。

并非知道,他父亲也迟早将死于肝癌。

医生十年前就告诉他父亲绝对不能再饮酒了。

所以家里成天就是因为酒的事情吵架。

并非对这些表现得很冷漠。

他认为他来到这户人家做儿子,只是一种巧合。

而他父母作为自己的父母,当然也只是一种巧合。

此外,大家其实没有太多联系。

大家作为生命,都是独立的,也都要首当其冲地独自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并非并不是诋毁并轻视自己的父母,他也绝对尊重自己父母并感谢他们的养育和关爱。

他只是觉得,事情就是这样的,不必添加更多的不必要的色彩。

他不生在这家,就生在那家,或者,哪家都不在。

只是现在已经在了。

至于究竟在哪里,其实并不重要。

并非以后也会一样地养育和关爱自己的孩子,但是等孩子成人以后,他和他的孩子就并不特殊相关了。

变压器厂的大喇叭停止播音了,四周一下显得异常安静。

学校里的路灯也亮了起来。

阳台上的并非,突然喝了口水,然后站起身,返身回屋。

空中的并非,也迅速地飞了回去。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明天的这个时候,并非还会出现在阳台上。

还有很多事情,都不是今天一天能做完的。

后来,并非从这个学校的上空,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他不仅可以随意穿越空间,还可以随意穿越时间,古往今来的所有事情,都可以在他脑子里重放。

从未发生过的事情,也可以在他脑子里随意播放。

每次做完这样的“旅行”,并非都发现自己的心灵更悠远、更博大、更接近人间真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