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的未来》 ——神经科学的愿景与隐忧 【英】 S·罗斯 著

 2021-10-04    0 条评论    378 浏览

并非读书

《大脑的未来》 ——神经科学的愿景与隐忧

【英】 S·罗斯 著 尚春峰 许多 译 科学出版社2016

人脑是1300-1500g重,从绝对质量上讲,大象和鲸的脑比人脑要大得多;从脑与身体的质量比(2%)而言,鸡雏和成年小鼠是人脑的2倍。不能用脑的质量大小来衡量其是否先进。

人类的脑和其他灵长类动物的脑相比,人脑的额叶有明显扩展,这里主要是大脑皮层。

从一个受精卵开始,9个月的时间,发育成一个3-4kg的婴儿,其脑中的1000亿个神经元,几乎已经全部各就各位。

我们的脑同时展现了人类的根本共性和个体的个性。

基因本身和基因生存的环境(是基因生存的生理环境),同样重要地影响着基因的表达。

不同性别的人,遗传得来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一开始就不同,正常女性是一对X染色体,正常男性是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

孩子从父母那里获得每个基因的两个版本,如果父亲的某个基因被表现,则母亲的那个基因就被沉默,反之亦然。

注:基因在DNA上,DNA在染色体上,染色体在细胞核上.染色体是细胞核内具有遗传作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基因是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片段.因此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的细胞核中,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其次还有RNA.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四者在概念上的大小关系如图:

图片

胎儿的生长完全依赖于胎盘的营养供给,所以母亲的健康状态严重影响胎儿的发育。

刚出生的婴儿,脑重约350g,占体重的10%,成年人的脑重约1300~1500g。孩子6个月大时脑重达到成年人的50%,一岁达到60%,两岁半达到75%,6岁达到90%,10岁达到95%。

男女两性的脑重与体重比,是近似的。

人脑的神经元数量,在出生后就不会明显增加了,因此出生后增加了三倍的脑体积和质量必定与其他结构有关。

不管是鸡还是哺乳动类,记忆都不会“停留”在最初发生突触变化的地方(小鸡学习到某项技能的数小时后,把当时学习时活跃的突触切掉,结果记忆仍然存在)。

学习和记忆的入口是海马体和杏仁体(情感记忆),但是记忆并不是固定存储在这里的,而是更加弥散的分布在脑中。这里列举了《脑中魅影》中的HM先生的病历,病人在被切除部分海马体后,永远形成不了新的长期记忆了,每一天对他来说都是孤立的。HM先生一九五几年手术,2008年12月去世。

担心、紧张、惧怕、惊恐和满足、快乐、愉悦,这类情绪,在人类意识的背景中形成感受,带有感受的记忆,会比单纯的理性记忆更容易回忆。

另外,躯体和激素状态影响记忆的程度。如恐惧记忆会产生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摄入脑中之后在杏仁核与其受体作用,杏仁核是脑的情绪回路的重要部分,起到加强记忆的作用。甾类激素如雌激素、睾酮和皮质酮(“压力”激素)的情形类似,压力激素过大,会加速海马体细胞死亡,适度水平的皮质酮,则可以促进学习和记忆的维持。

衰老,首先是记忆力下降,导致学习新东西能力下降,同时伴随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也下降。老年人思维的速度变得缓慢,但是并不妨碍其导向一个更全面更睿智的判断(因为他此前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可能比年轻人更丰富,那些内容是可以取得的,只是速度上慢一些)。短期记忆下降的并不算多,20岁的人能记住6.7个条目,70岁的人能记住5.4个。

一个常用于测试衰老程度的方法是:人和兔子,都能在重复“听到音乐之后对眼睛吹气而引起眨眼”行为之后,习得随后“听到音乐不用吹气就会眨眼”的能力,脑越衰老,学习这个能力的重复次数就越多(但是学会了并不会更快的忘掉)。

常见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帕金森症和阿尔茨海默症,前者是脑干的黑质区负责产生神经递质(丘脑到运动皮层)的神经元衰亡导致的,后者是大面积的脑神经衰亡,首先从海马体开始,所以早期症状是记忆力大幅衰退。

有可能(我老早就这样想),同性恋和暴力罪犯,都是潜在的基因导致的。

未来可能有增强记忆力和识别力的药物,从而达到部分提升智力的作用。

记忆力是一种回忆能力,和识别力不同。

关于识别力著名的例子是,给一个人看一组图片,两天后,再把他看过的图片和一个完全没有看过的图片一组组给受试者看,受试者能准确无误的分辨出哪张是前天看过的,并且增加数量依然准确。这是一种识别,但是并不能直接回忆所看的图片。

未来,可能有对人无害的精神药物直接令人获取快乐。

人工智能和人机接口(通过读取人脑神经的活动从而产生行动)将进一步改变人类生活。

生物神经科学的进步,可能引发新的伦理问题。如果能否阻止衰老甚至死亡,是否应该这么做呢?刑事犯罪中,是否应该因为检测到罪犯有相关的基因或神经缺陷而减刑呢?临考的学生使用记忆增强剂是不是公平的呢?

我们选取的每本书,都是学界知名学者的精彩著作,但是一本书下来,我们其实很难吸取到我们需要的“与我们关心的方向有益的、最新的结论性养分”,也许这是前沿科学的正常表现,因为确定性的知识,都还在探究阶段,尤其是脑神经领域。